快速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学习文件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促进经济向好发展(人民要论)
发布时间:2020-04-28  点击量:
内容提要

  完整的产业体系、广阔的内需市场、丰富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向好发展的重要条件,具有比较优势的数字技术及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是经济向好发展的有力支撑。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就能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促进经济向好发展,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要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国际疫情持续蔓延,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力促进经济向好发展,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国具有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促进经济向好发展的积极条件

  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是保持疫情防控向好态势的客观要求,是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必然选择。我国具有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促进经济向好发展的积极条件,可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能够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并为国际防疫合作、稳定世界经济贡献力量。

  完整的产业体系、广阔的内需市场、丰富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向好发展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我国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但外向度提高并不意味着外部依赖性大幅增强。依靠自身有利条件,我国经济能够形成通畅且不断升级的供需循环,从而实现向好发展。我国具有世界上最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内在互补程度高、自我配套能力强,为供给侧的发展提升提供了保障。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411649亿元,为需求侧拓展提供了空间。我国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有9亿劳动力,其中超过1.7亿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蕴藏着巨大的创业创新创造活力。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推动供需循环发展、扩大国内需求,就能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世界经济下行压力。

  具有比较优势的数字技术及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是经济向好发展的有力支撑。在疫情严重时,以人员聚集为特点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但依托互联网等技术的经济活动快速发展。面对疫情冲击,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抗冲击能力和发展韧性,在线服务、在线消费、电子商务、智能生产、无人配送等发展迅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生产经营活动的损失。我国数字经济、网络经济、智能经济发展较快,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经营模式拓展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对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促进经济向好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争取今年经济向好发展仍然有时间上的回旋余地。由于春节等因素,一季度占全年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小,主要国民经济活动集中在后三个季度。随着复工复产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会实现一定程度的反弹增长,一季度的损失可以在后面的时间里得到一定弥补。事实上,只要复工复产达产,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劲和韧性就能充分显示出来。3月份经济数据回升态势明显,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疫情防控是经济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促进经济向好发展,必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疫情防控状况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没有比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重要的事情。虽然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的任务繁重。必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同时,在国内疫情有效缓解的常态化防控状态下,必须加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力度。疫情防控不能基于单方面的考虑,而是要为各项经济活动有效开展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为此,疫情防控要适应情况变化和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创新形式和手段;经济活动也应借助科技手段和成熟经验,尽可能以有利于疫情防控的形式进行,如灵活复工、错峰出行、在线服务等。疫情防控与众多产业密切相关,其中一些产业直接与疫情防控关联,还有一些产业则是疫情防控的支撑与保障。因此,完全可以通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并行不悖,在提高疫情防控能力的同时推动整体经济社会发展。

  把“畅通”作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促进经济向好发展的基础环节。首要的是畅通人流物流,实现国内交通基础设施全面畅通。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结合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促进各类企业全面复工复产达产,实现生活服务业正常经营以至全产业链全面运转。细致排查和破解复工复产中的难点、堵点,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

  以超常规的精细与力度做好各项工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促进经济发展,视野上要更开阔、思路上要更灵活、用力上要更充分、措施上要更精准。树立辩证思维,准确把握不同时段的主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注重总结评估,切实巩固已有成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促进经济向好发展的重点举措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经济形势,明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今年以来,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基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党中央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就能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促进经济向好发展,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到去年底,按现行标准测算的农村贫困人口已减至551万人。这些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难度较大,新冠肺炎疫情又进一步加大了脱贫难度。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工作力度和工作质量,在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贫困地区劳动力,帮助他们有序返岗就业;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组织好贫困地区的产销对接,促进扶贫产业加快恢复生产、实现持续发展。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经济向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认真梳理、逐项把关,按时保质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另一方面,结合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抓紧谋划建设一批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项目。

  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5G网络、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具有优化经济结构、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发展质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等多方面作用,是稳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体现出巨大的经济发展能量。坚持市场决定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拓展提升水利、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从实际情况看,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难以截然分开。传统基础设施与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越来越呈现新型基础设施的特点;而某些新型基础设施则是传统基础设施发展提升的重要支撑,与传统基础设施联系紧密。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体联动发展,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先导和支撑。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产业链提升既体现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又代表产业技术基础跃升,是拓展内需市场、应对外部风险的重要举措。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着力点,一是与应对国际供应链断裂风险结合起来,抓紧补齐过度依赖外部的环节;二是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结合起来,通过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加速产业与新技术融合,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三是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结合起来,以制造业为重点,以“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或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为方向,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发展速度,而且关系发展质量。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带来的经济成效,既直接,又显著。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立足于全面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大力推动城乡资源要素自由平等交换,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推进相关改革,促进城市优质生产资源进入农村、服务农村;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并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进一步细化政策指导的空间单元,把分大区域指导和分区域类型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并进一步加强欠发达地区的重大战略支撑与数字基础设施支撑。

  促进多元消费,激发经济活力。消费是最终需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近年来,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拉动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促进经济向好发展,必须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以提升产品质量为基础,改善收入状况、优化消费环境、丰富消费载体、创新消费方式,进一步激发大众消费能力与潜力。结合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人民群众是生产和消费的主体,亿万人民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活力。各地可以放手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用丰富多彩的大众经济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光明前景。《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28日   09 版

版权所有: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冀ICP备字10014572号 开发维护:质量督导处(大数据中心)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生态城渤海大道25号大学城 邮政编码:063200  电话:0315-8832009